2025无疑是星途品牌的突破之年。
在星纪元ES增程预售发布会上,除了令人瞩目的黄金增程系统255km纯电续航和1645km综合续航能力,猎鹰智驾作为达到第一梯队高阶水平的智能驾驶系统,成为最大亮点。预售发布当天,记者亲身体验了猎鹰智驾,其在高速领航与城市领航方面的表现均超出预期,确实不逊色于华为、理想、小鹏等第一梯队智能驾驶水平。
2月18日,星纪元ES增程版开启预售,售价16.28万元—21.98万元。增程版比纯电版降了5万多,直接杀入16万级区间,强势搅局B级车市场,这还只是预售价。但,星纪元ES的牌面远不止于此。
2025年是生死赛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及星途品牌国内业务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黄招根把星纪元ES增程版定义为“2025年新能源的第一卷王”。增程上车,降低价格的同时还带来了续航的提升,1645KM综合续航,不说同级唯一,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猎鹰智驾、雄狮座舱、升级8295芯片,走在行业领先水平。作为奇瑞的高端品牌,各种舒适性、豪华性配置也是堆满了。叠加16万的起售价,星纪元ES增程带来了极致的性价比。
这样极致的定价来源于星途对市场残酷性的清醒认知。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升级为技术竞争。全民智驾普及加速,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内卷。同时,东风、长安两大央企的重组合并,上汽、广汽、北汽的“刀刃向内”,锐意变革,合资车企的“一口价”营销模式,新势力排名变更等现象,都说明了,市场正进入激烈的淘汰赛。
“2024年可能还是排名赛,2025年就是生死赛了。”黄招根坦言,在这样惨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从高端往下探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但星途必须要寻求销量的突破,这是2025星途最重要的任务。所以星纪元ES增程给出了一个非常有诚意、有魄力的定价。“希望能做到月销5000台以上。”
经历了2024年的“增程真香”定律后,增程已经成为不少车企的销量密码,但加码增程,并不意味着放缓纯电。对于增程和纯电,星途星纪元内部有着清晰的规划。黄招根透露,星纪元将聚焦纯电和增程两大领域,而星途序列则将继续深耕燃油和混动两条产品线。他认为,纯电车型更适合一线城市或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使用;而在二三线市场,特别是当家庭选择第一辆车时,增程和混动车型将更具吸引力。当然,最终的市场决策仍将基于用户需求和反馈。
智驾需要专门的人去攻坚
年初,随着长安、比亚迪智能化战略的公开,车企智驾争夺战正式开启,在DeepSeek等大模型的助推下,智驾技术加速演变,智驾平权逐渐成为共识。去年底,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霸气放言,奇瑞智能化不再客气,明年进入行业头部。继“新能源不再客气”之后,外界都期待今年奇瑞在智能化会如何发力。
虽然星途以往并未以智驾为显著标签,但星纪元ES增程版搭载的猎鹰智驾系统,正以其高频的进化速度,不断缩小与华为、理想等头部智能化车企的差距。这一切得益于星途新引进的智驾负责人赵姝岩博士的带领。
赵博士曾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ASD硬件平台部总经理、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中国区副总裁,是智能化领域的资深专家。她透露,未来3-6个月内,猎鹰智驾系统将在泊车与行车场景、安全性及效率上迎来显著提升。尤为重要的是,该系统在持续优化升级的同时,确保了操控的稳定性,这恰好契合了星途品牌“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核心理念。
星途深知,智驾是其进入高端市场的敲门砖,而智驾需要有专门的人去攻坚。因此,星途团队内部每天晚上7-9点都会召开智驾专题会,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CTO、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博士亲自牵头,实施点对点的技术突破。同时,星途智驾团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已超过1千人,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中。
接下来,星途还将启动“百城千位用户测试”,通过踏踏实实找用户测试的打法,而不是炫技式营销,来真正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大家各自走的营销路线不一样”,黄招根解释。
“三直营销”贴近用户
在当下的汽车行业中,营销比什么都重要,无他,消费者的选择太多,车型的更新速度太快,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以用户为中心,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家车企的信条。如何把用户的需求快速反馈到产品设计和研发,考验着车企的体系力和执行力。
为此,星途引进了奇瑞的IBD开发流程,通过市场端—用户端—用户端,形成“三直营销”的闭环,即直面客户,直联客户,客户直评。体系流程改变背后是理念的改变,这套流程让星途的营销活动更加贴近终端,从而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星途设立了严格的用户信息收集机制,要求总监以上级别的人员每月直接联系20个以上客户,普通工作人员则每月直接联系10个以上客户。此外,产品一线的总监还需每月在展厅工作7天,亲自与用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
星途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范星进一步阐述了星途星纪元今年的品牌发展任务。他表示:“星途星纪元将坚持技术营销路线,打造科技新豪华的品牌形象;在性能上不断突破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卓越的驾驶体验;同时注重价值观的传播与用户情感共鸣的建立。”